(图/文 陈俊杰 记者 杨雨剑 )为帮助研究生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明确学术方向、厚植家国情怀,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红色启航”为主线,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涵盖生涯规划、精神铸魂、实践拓展等多维度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着力为新生扣好研究生生涯“第一粒扣子”。
在学术启航方面,学院聚焦科研方向引导与培养根基夯实。8月28日,举办研究生生涯规划指导会,由学院副院长徐晓宇主讲专业启蒙教育、党委副书记王黎黎主讲生涯启蒙教育,引导新生建立学术思维,明确“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8月31日,由辅导员苏欣主讲爱校荣校教育、安全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综测解读以及入党启蒙教育,优秀在校生分享文献阅读和课题参与经验,为新生开展学术研究以及研究生生活奠定基础。9月6日,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学术诚信宣誓仪式,院长王鹤岩以《如何回答时代之三问》为题开展专题讲座,既是对研究生认知格局、学术方向、价值定位的系统性引导,也是衔接学校培养目标、国家战略需求、人类发展命题的关键纽带。典礼中给每一位新生发放了新生礼包、举行了院徽佩戴仪式和学术诚信宣誓,增强集体归属感和学术责任感。








在价值塑造方面,学院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和大庆“油城”地域资源,由大庆精神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永航主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专题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永亮主讲党性民族观专题教育。通过组织观看《铁人》纪录片、举办“大庆精神与青年担当”主题研讨,以及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等专题学习,帮助新生坚定政治方向,将红色基因、家国情怀融入学术追求和人生理想,明确“为谁研、研什么、怎么用”,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在实践赋能方面,学院开展体验活动促进新生融入和成长。由苏欣带领全体新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团队协作和破冰游戏,提升新生的沟通能力和凝聚力。9月6日,王永亮带队组织学生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采油工艺研究所“三敢三严”基地、石油勘探研究院“三超精神”基地开展主题研学活动,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探寻石油科学家精神,凝聚育人共识,开启了一场兼具科技探索与精神传承的研学之旅。在与科研工作者交流中激发科研兴趣,实现“理论认知”向“实践感知”转化。



系列活动开展以来,新生收获显著。新生代表表示:“通过入学教育,不仅明确了学术规划,更加深了对大庆精神的理解,未来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投入学习研究。”活动有效促进了新生角色转变、方向确立和集体认同,学术规划意识、归属感和科研兴趣得到明显提升,体现出系列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学院始终秉持“红色领航为核心,学术培养为根本,实践锻炼为支撑”的育人理念,构建了“理论+精神+实践”三位一体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旨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此次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充分展现了我院在研究生育人工作中的特色与温度,体现了学科优势与育人实际的紧密结合。
未来,学院将以此次入学教育为起点,持续构建系统化、长效化的育人机制。围绕“学术能力提升”,学院将开设系列学术沙龙、研究方法工作坊,搭建常态化导师-新生帮扶机制,强化学术支持体系;围绕“思想引领深化”,将持续开展红色主题实践班、理论宣讲团,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常态化深入化;围绕“实践平台搭建”,将拓展校企合作研学基地、志愿服务与社会调研项目,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学院将继续依托“行走的思政课”、“红色薪传”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等育人平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贯通、开放、高效的育人体系,持续培养具有坚定信仰、扎实学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学院致力于形成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育人体系,为研究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实支持和有力保障。
期待2025级新生在红色启航的引领下,珍惜时光、砥砺前行,不断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