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摄影 杨雨剑 周宏)9月10日下午,我校在音乐厅隆重举行迎国旗仪式暨庆祝第41个教师节“弘扬教育家精神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主题活动。校党委班子成员付晓飞、董宏丽、高洪峰、于长青、李伟、李海成、康守强、张智勇、徐清亮出席,受表彰集体和个人代表,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秦皇岛校区、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线上同步参加。

为纪念我校建校65周年,经学校申请,在校友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决定把2025年9月7日我校校庆日当天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以及升旗指挥刀赠与我校。校党委副书记高洪峰赴北京,从武警总部政工部迎回国旗和指挥刀。这份特殊的国家礼物赠与东油,是党和国家对东油的特殊关怀和厚爱,是对东油65载坚守育人初心、深耕能源教育的肯定,对每一位东油人都是至高的荣耀,无上的荣光!
会场举行了庄严的迎国旗仪式。高洪峰,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于长青护送国旗和升旗指挥刀入场。校党委书记付晓飞、校长董宏丽迎接。铁人国旗护卫队接旗,参加“九三”阅兵的王梦瑶同学接过升旗指挥刀。当国旗展现在会场时,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全场肃立,师生们高唱国歌,向国旗行注目礼。仪式后,铁人国旗护卫队护送国旗和指挥刀至校史馆并永久珍藏。





艺术学院师生表演歌舞《红烛颂》,歌颂崇高的师者情怀,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老师们致敬。

高洪峰通报学校2024-2025学年度获省部级及以上表彰情况。

副校长康守强揭晓课堂教学能手名单并颁奖。获奖代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教研究室主任何影作感言,分享了“提升认知,终身学习;浑然忘我,融入课程;不忘初心,实现价值”的教学感悟。



校纪委书记李海成揭晓优秀教师名单并颁奖。获奖代表、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副主任徐亭亭作感言,分享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坚持“以爱为基,启智润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心得。




艺术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舞蹈《盛开》,赞颂了东油师者课堂上的深耕细作、育人中的真情付出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

副校长李伟揭晓先进工作者名单并颁奖。获奖代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辅导员李婉婷作感言,分享了所带学生在学校、师生们的细心呵护下成功保研并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用自强不息印证“精强闯实”的东油特质,令自己感到“辛苦但值得”的感人故事。




于长青揭晓先进集体名单并颁奖。获奖代表、学科建设处副处长赵万春作感言,分享了所在集体“凝心笃行,协同攻坚”的凝聚力密码。





干部教师代表带来《我愿做一支红烛》诗朗诵,深情颂扬东油教育者燃烧自己、倾情育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使命,用光与热照亮学子成长征途的崇高精神。

董宏丽揭晓师德先进个人名单并颁奖。“牢记作为党员和教师的初心,用行动诠释“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师者之德,不在豪言,而在日常!”......获奖者依次作感言,表示将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倾心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倾力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养优秀人才贡献东油力量。



付晓飞揭晓劳动模范名单并颁奖。“我始终牢记以理论为基,用真情为桥,以初心守讲台,用匠心铸思政的职责。”“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努力培养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应用型人才。”......获奖者依次作感言,表示将永葆初心,以更高标准践行劳模精神,为培养新时代石油人才、推动行业发展不懈奋斗。



付晓飞作讲话。他代表学校党委,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向为学校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老领导、老教师致以亲切慰问,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建设的领导、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付晓飞指出,今天,东油迎接了9月7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五星红旗,这是一份珍贵的国家礼物。广大东油人要以国旗为信仰坐标,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赓续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红色基因,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育人热忱、科学家精神的求真底色,以“能源报国”的赤诚之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东油力量、彰显东油担当。
付晓飞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东油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一代代东油人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严谨治学、艰苦创业”的校训为引领,扎根东北、服务国家,在油气勘探开发、能源化工、工程技术等领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凝结着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与汗水,彰显了东油人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担当。
付晓飞勉励全体教职工,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定教育理想,涵养教育情怀,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弘扬劳模精神,以劳模为标杆,立足本职岗位,自觉把小我融入学校发展的大我之中,发扬钉钉子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勇于创新,在科学研究中勇攀高峰,在管理服务中务实高效,为学校决胜“双一流”贡献力量。要弘扬劳动精神,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创造价值。以身作则,将劳动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成为“精强闯实”东油学子的鲜明特质。要弘扬工匠精神,在教学中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科研中刻苦钻研,在技术攻关中追求极致。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能源领域前沿问题,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把“东油工匠”逐步打造成“大国工匠”,为我国能源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东油智慧。
付晓飞强调,学校将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广大教师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平台。厚植优师强师根基,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业务精、作风硬”的东油铁军。全体教职员工要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道德情操、提升专业素养,锚定“重返国家队,争创双一流”目标,自觉做教育家精神的传承者、劳模精神的践行者、劳动精神的引领者、工匠精神的示范者,为培养“精强闯实”的东油新人,为建设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一流能源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龙江振兴再立新功。
活动在铁人教师合唱团合唱《每当走过老师窗前》《劳动最光荣》的歌声中落下帷幕。温暖、雄壮的歌声向每一位师者在育人路上的坚守致敬,激励全体东油人弘扬教育家精神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育更多栋梁之材,凝聚磅礴奋进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