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投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传承大庆精神・追寻铁人足迹:宣讲团+电气院,共赴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之旅

发布时间:2025-05-23 发布人:王宇轩

(通讯员 王宇轩 记者 杨雨剑)为弘扬黑土地上的精神力量,守护英雄城市的红色根脉,深化大庆精神宣讲团成员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认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力、实践力、协作力和创新力,由大庆精神教育研究中心主办,联合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开展的以“传承大庆精神,追寻铁人足迹”为主题的专题研学活动在5月17日拉开帷幕。大庆精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万鹰、副主任王永航,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永华带队。

早上8:40,大庆精神宣讲团和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党支部师生组成的研学小分队来到了铁人第一口油井,开启了为期一天的研学旅程。

随着讲解员的生动讲述,同学们踏着铁人曾经奋斗的热土,在萨 55 井旁,那口喷薄着工业血脉的油井依然闪耀着划时代的光芒;卸车台的纹路里,仿佛还凝固着王进喜与工友们人拉肩扛的号子声。这些被岁月封存的历史展品,向青年一代展开了铁人精神的壮丽长卷。

铁人第一口油井是石油工业的遗产,也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重要发祥地,承载着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的创业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拼搏与奉献。


上午10:30,研学小分队来到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从纪念馆正门进入,门前47级台阶,象征铁人王进喜47年的光辉人生,这也承载着他用热血与汗水浇灌的奋斗历程。怀着对铁人崇高的敬意,大家缓缓拾级而上,仿佛正沿着铁人走过的足迹,一步步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不屈的童年”和“赤诚报国”展区,同学们了解了王进喜的早年生活和投身石油事业的初心;在“艰苦创业”和“科学求实”展区,观看“人拉肩扛运钻机”“脸盆端水保开钻”等场景复原,同学们深切地感受着铁人的力量;在“无悔奉献”和“鞠躬尽瘁”展区,同学们了解到王进喜在大庆油田作出的卓越贡献,同时也为铁人的奉献与坚持所感动。


下午14:00,研学小分队到达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学习了大庆油田的红色历史及其发展脉络。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设有“松辽惊雷,油出大庆”“艰苦创业,光辉历程”“大庆精神,民族之魂”等八个部分,全景式展示了大庆油田的辉煌发展历程,系统展示了大庆油田各类英模,油田发展的宝贵经验、巨大贡献突出表现了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工业企业成功典范的深刻主题。


下午16:00,研学小分队来到了“三老四严”的发源地——中四采油队。

优秀校友、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第三作业区中四采油队队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新时代铁人式标兵王一伦接待师生。

同学们在中四采油队副班长胡月的带领下深入探究了 “三老四严” 优良作风的内涵与中四采油队的历史沿革,探寻到 “争一流、上水平” 背后的精神密码,体悟到 “达标只是起点,满分才是目标” 所蕴含的高标准、严要求。


指尖轻触锈迹斑驳的设备,目光掠过泛黄的历史照片,同学们在时空交错中体悟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从来不是书本上的符号,而是融入血脉的信仰之力,是刻进骨髓的奋斗基因。

宣讲团成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实地探访,对铁人精神有了更立体的认知,未来将带着这份感悟,用更生动的讲述,让大庆精神感染更多人;电气学子们也深受触动,他们意识到“三老四严” 的作风不仅适用于石油开采,更应融入专业学习与科研创新中,以严谨态度攻克技术难题,用奋斗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此次研学,既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也是一次跨越时代的精神传承。在未来,宣讲团与电气学子将继续努力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在各自的领域书写属于当代青年的奋斗篇章。